发布时间:2025-07-05 12:55:50 阅读: 51次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瑞士信貸銀行,以及瑞士信貸銀行官網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瑞士的銀行有:
一、瑞銀
瑞銀(UBS)是瑞士最大的銀行,在全球設有七個主要辦事處,總部位於瑞士蘇黎世,提供財富管理,資產管理和投資銀行服務。2016年,瑞銀總收入為300億美元,總資產為9780億美元。
二、瑞士信貸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成立於1856年,是瑞士領先的銀行之一,總部位於蘇黎世。旗下四個部門包括:投資銀行,私人銀行,資產管理,為其他三個部門提供營銷和支持服務共享服務集團。瑞士信貸在50個國家開展業務,擁有約48200名員工。銀行通過 - 瑞士環球銀行,國際財富管理和亞太地區客戶來提供服務。截至2016年,銀行總收入為25.3億美元,總資產為8580億美元。
三、賴夫艾森
賴夫艾森(Raiffeisen)是一家瑞士合作銀行,它是瑞士第三大銀行,擁有370萬客戶,其中190萬是該銀行的合作成員或共同所有者。賴夫艾森由292家合作結構的賴夫艾森銀行組成,在瑞士各地經營著1004家分行。目前,銀行擁有11759名員工。截至2016年,總資產為2290億美元。
四、蘇黎世州銀行
蘇黎世州銀行(Zurich Cantonal Bank)成立於1870年,是瑞士最大的州銀行,總部位於蘇黎世。該銀行為瑞士和德國客戶提供儲蓄賬戶,中央抵押貸款機構貸款,投資管理服務和專業融資谘詢服務。蘇黎世州立銀行還提供國際支付,出口融資和銀行擔保服務。它通過遍布瑞士的大約81個分支機構和348台自動存款機網絡來運營。2016年,銀行淨收入為600億美元,總資產為1652億美元。
五、瑞士寶盛
瑞士寶盛(Julius Baer)成立於1890年,是一家瑞士私人銀行集團,業務遍及20個國家,總部位於蘇黎世,擁有6205名員工。瑞士寶盛提供各種結構化產品和服務,如投資谘詢,倫巴第融資,房地產融資和財富規劃。它還從事證券,外匯,貴金屬交易和谘詢服務,以及運行一個開放的產品和服務平台。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簡稱“瑞信”,英文: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縮寫CSFB),是一家成立於1856年的投資銀行和金融服務公司,是“瑞士信貸銀行”的投資銀行部門,總部位於瑞士蘇黎世。其母公司瑞士信貸集團是瑞士第二大的銀行,僅次於它的長期競爭對手“瑞士聯合銀行”(UBS AG)。
瑞信指瑞士信貸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瑞銀一般指瑞銀集團;瑞信是一家全球頂級的金融服務機構,業務範圍包括投資銀行、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隸屬於瑞士信貸集團;
瑞銀主要為全球的富裕人士、機構和公司客戶以及瑞士的私人客戶提供金融谘詢服務和解決方案。
拓展資料:
到目前為止,瑞銀集團已擁有超過150年的曆史和故事。自1862年以來,370多家金融機構共同組成了今天的瑞銀(UBS)。另外,瑞銀集團(UBS)從未使用過"瑞士聯合銀行"的名稱,而UBS也並非“瑞士聯合銀行”的縮寫。瑞銀集團(UBS)與“瑞士聯合銀行”並不存在任何聯係。
瑞銀業務
瑞銀堅持財富管理、投行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密切聯係的一體化銀行模式。
財富管理
作為全球領先的財富管理機構,瑞銀財富管理為世界各地的富有家庭和個人提供全麵谘詢、解決方案和服務。
瑞銀客戶受惠於全麵綜合的財富管理能力及專長,包括財富規劃、投資管理、資本市場、和銀行服務、借貸以及機構和企業財務顧問。客戶在享有瑞銀自有產品以外,還可獲得來自其他世界領先的第三方機構的廣泛的產品選擇。
投資銀行
瑞銀投資銀行為企業、機構及財富管理的客戶提供專家建議、創新解決方案,頂尖的執行能力和全麵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的途徑。
屬旗下各業務部門提供顧問服務、深入的跨資產研究,以及股票、外匯、貴金屬及優選的利率和信貸市場的相關服務。瑞銀投資銀行積極參與資本市場,包括銷售、交易及各類證券的做市等。
資產管理
瑞銀資產管理是一家規模龐大、多元化的資產管理機構,業務涉及22個國家和地區。為包括個人、第三方中介機構和機構投資者等各類型客戶提供橫跨主要傳統和另類資產類別的投資服務。
瑞銀也為政府和央行等主權客戶提供專屬的顧問、投資和解決方案。瑞銀資產管理是歐洲領先的基金管理公司,瑞士最大的共同基金管理公司,中國最佳外資資管公司。
uscs是:瑞士信貸(uscs)股票,簡稱瑞信股份
瑞士信貸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Credit Suisse AG) (以下簡稱為“瑞信”) 是一家全球頂級的金融服務機構,隸屬於瑞士信貸集團。瑞信總部位於蘇黎世,業務遍布全球50多個國家
在瑞士銀行放一筆錢,除了自己之外,沒有任何人會知道,連瑞士銀行本身都不知道這筆錢屬於誰,這才是真正的保密,這才是真正的安全!
選擇銀行一般人存錢,無非就是幾萬幾十萬,對銀行沒有太多要求,即便是利率高一點一年也隻能多拿200塊錢而已,這時候人們更看重活動, 比如存錢送大米,送一桶油之類的 ,老年人非常喜歡這種銀行!
理財人士存錢,就會對各個銀行的利率進行一番比較, 選擇一個最能賺錢的銀行!
不難看出,以上兩種人對銀行的保密服務都沒有任何要求,而普通銀行也確實沒有保密服務,銀行必然知道儲戶的個人信息,而且會在需要的時候提供出去,但普通人不在乎,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但壞人就不會如此了,他們最注重隱私保護!
在各大電影當中,一些公司老總“黑手”起家,在中年或者晚年的時候一定會給自己留下一大筆錢,一般情況下,他們不會把這筆錢放進國內的銀行當中,幾乎都會選擇外國銀行,尤其是瑞士銀行 !瑞士銀行是一個總稱,意思是指瑞士境內全部的338家銀行,不得不說,這也太少了一點吧? 我國大大小小的銀行加起來根本就數不清,而人家隻有338家,確實很少!
瑞士銀行不僅沒有利息,反而還有高額的服務費, 這意味著你在銀行存錢不僅不能賺錢,反而還會越來越少 ,可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還是有大批人趨之若鶩,這是因為瑞士銀行有2大優點,遠遠甩開了其他銀行!
優點一:保密性強1934年,瑞士製定了第一部銀行保密法,在最大程度上保護儲戶的個人隱私,銀行不使用實名製,存錢之後沒有任何個人信息,隻有一個代碼,自然查無可查,這不正是壞人最喜歡的存錢方式嗎?
【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保密法並不算十分完善,有一位蓋世太保裝作普通人進入瑞士銀行,拿出一筆錢要存入XXX的賬戶當中, 如果銀行能夠辦理業務,就證明XXX確實使用了瑞典銀行 ,而且擁有賬戶,這本身就是一個漏洞,但隨著保密法的升級,這種漏洞也被一一填補,變成了如今的鐵桶一塊】
正式保密法的出現,讓瑞士銀行一躍成為了全世界最知名的銀行之一,它吸引了全世界有錢人的目光,根據統計發現,全世界25%的個人財富都放在瑞士銀行當中,這是什麽概念?
要知道, 瑞士隻是一個麵積4萬平方公裏的國家,跟 江西省贛州市 的麵積差不多 ,這麽小一個地方,卻能掌握著全世界25%的個人財富,這無疑是一個奇跡,僅是每年收取的高額服務費都是一個天文數字,這也是瑞士最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
在瑞士銀行當中,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也很強,並且具有超高的保密能力,無論是在職還是離職之後,都不能對外泄露任何客戶信息,一個編碼也不行,否則就會接受法律的製裁,且後果十分嚴重,這也進一步提升了銀行的保密性,真正達到了儲戶一個人知道自己的秘密,沒有其他人知道,連銀行都不知道!
優點二:安全性高1, 瑞士是一個 中立國 ,剛好在法國、德國、奧地利、意大利4個國家的中間 ,就如同一個十字路口,千百年前,用“四麵埋伏”來形容更加合適一點,因為4個人都想要得到這樣一塊寶地,同時又不想讓別人得到,於是就形成了一種僵持,瑞士一看,自己反正沒有跟4個大佬抗衡的能力,不如變成一個中立的狀態,於是就出現了如今的局麵,始終保持中立!
中立之後,瑞典不會受到任何軍事威脅,不會麵臨任何戰爭,同時也不會受到政治的影響,這就保證銀行能夠一直處於正常運轉狀態,不會危害到儲戶的利益!
2,曾經的軍事基地,如今成為了銀行的小金庫,安全程度極高,而且位置隱蔽, 有人說在海底,有人說在阿爾卑斯山底,總之,沒有人知道金庫究竟在什麽地方!
即便是發現了金庫的位置,但想要進入也根本是不可能的,需要經過密碼,轉輪鎖,多人瞳孔掃描,多人指紋掃描,多人人臉識別等一係列步驟才能進入,否則就隻能使用非常規手段,也就是暴力手段,但這種手段在瑞士銀行麵前根本沒用,要知道,這裏原本就是軍事基地,就算是核彈都沒用 ,更別說是尋常的暴力手段了!
被圍攻正是這2個優點的存在,讓瑞士銀行成為了全世界最矚目的銀行,也吸引了太多太多壞人的目光,他們都願意把自己的不法財產放入瑞士銀行,然後就能夠高枕無憂了,但是 給壞人提供保護傘,這顯然是不行的 ,於是,瑞士銀行就曾受到了世界各國的抵製!
多年來,大家都覺得瑞士銀行這種做法不太好,於是就做出了一係列的抵製,在這種強大的壓力之下,瑞士也沒有任何辦法,最終還是簽署了《全球自動信息交換標準》,這份協議簽訂之後,瑞士銀行當中2.2萬億美元的賬戶就會被曝光出來 ,不少人也到了心慌慌的時候,手中的錢失去了隱蔽性,反而變成了一塊燙手山芋,這可如何是好呢?
寫在最後個人覺得,這種結局其實是很好的,避免了其他人的損失,也撤掉了對壞人的保護,讓陽光照進每一個角落,這不是很好嗎?
銀行應該是放心儲存的地方,而不是放心藏匿的地方,大家覺得呢?
瑞士,一個彈丸小國,卻謀劃了一盤大棋局。
當瑞士宣布永不參戰,保持中立時,全世界的資本都會魚貫而入,注定未來會成為經濟強國。
也正因為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時,就連當時的勁旅德國都禮讓三分,繞道而行。
很多人都知道“瑞士銀行”很牛,國家雖不大,卻管理著全球四分之一的財富;很少人能弄明白,瑞士當年是如何巧借“天時地利”來興國安邦的。
下麵就和大家一起,聊聊瑞士這個國家的發跡史,以及一些陳年往事。
銀行依靠“信用”成就大業,而瑞士人得天獨厚,骨子裏一直都有“守信”的傳統。
早在1527年,當時的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率領三萬軍隊攻打羅馬城,沿途羅馬軍隊完全招架不住,潰敗不已,紛紛棄甲逃走,這局麵勢如破竹,查理五世一路打到羅馬城下。
當時的羅馬城裏有189名來自瑞士的雇傭士兵,他們和其他士兵不同,因為合同還沒有到期,一直堅守簽訂的信約,為了雇主,拚死抵禦外敵。
最終,147名壯士戰死,另有42名瑞士士兵,掩護教皇離開羅馬。
再來看看,瑞士這個國家,4.1萬平方公裏的國土,麵積隻有廣東省的四分之一還不到,地理位置卻十分特殊。
南部阿爾卑斯山脈和西北部的山脈就占了整個國土麵積的70%,這些高聳的山脈易守難攻,讓瑞士有了“得天獨厚”的天然屏障抵禦外敵入侵,跟我們的萬裏長城是一個道理;
中部地區是海拔1000米的瑞士高原,占了國土麵積的30%,這就形成了瑞士奇特的高山盆地。
這樣的地質條件,也讓“現在的瑞士”成為了世界 旅遊 勝地,滿地圖的雪山、森林、河穀、湖泊,有了“世界公園”的美稱。
瑞士地處在德國,意大利,奧地利,法國四個大國的中間,加上又有如此天險,論實力這四個國家都能把瑞士納入自己的版圖。
但其他三個國家會不同意,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平衡, 瑞士一直抱有危機感,也一直在尋求兩全其美的辦法。
1815年,瑞士終於找到了這個辦法,在歐洲召開的維也納會議上,正式被確定為永久中立國,不參與任何地區的戰爭衝突。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個約定,在戰亂紛爭的19和20世紀,成功避開了兩次世界大戰。 不僅國家和人民安享太平,還利用這個契機,廣納各國財富,逐漸成為各個國家財富的避難之所。
與此同時,瑞士也是當時黃金交易的最重要地點,這讓當地的銀行業異軍突起,瑞士法郎也成了國際上最具價值的貨幣之一。
在歐洲戰火紛飛的年代,機遇和風險同在。
雖說是中立國,瑞士同樣也有深刻的危機意識,因為國家不大,人口又少,實行了“全民皆兵”服役政策,這一舉措在現在看來,無疑是極度正確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打響以後,幾天之內便迅速召回25萬大軍,部署在邊境地區,瑞士人要做的隻是防禦,利用天險拒敵,其他國家隻要想來,隨時做好了玉石俱焚的準備。
到了19世紀的二戰時期,瑞士同樣也是拋出了這樣的“殺手鐧”,就連當時實力強勁的德國,也不敢貿然進入。
正是因為瑞士有了這樣的國策,成了為數不多的、沒有受戰爭泥潭困擾的國家之一。
機遇:在一戰二戰這樣的特殊年代,各個國家都需要有一個穩定的交易機構,用來儲存黃金和躲避戰亂,而瑞士這樣“中立國”的身份,恰如其分地填補了這個空白。
瑞士銀行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各國財富寄存地的最佳選擇。
一個中歐的小國,能在大國之間遊刃有餘,還能受到全世界資本的照顧,不僅讓全民免於戰火和顛沛流離,還能共享資本帶來的財富紅利。
這是小國家“生存之道”的成功典範,能有如此智慧的國家,世界上極少。
“皮之不存,毛將附焉”的道理大家都懂,大概知曉了瑞士的國家 曆史 ,那麽再來理解“瑞士銀行”為何全球聞名,就沒那麽難了。
瑞士銀行,之所以能匯聚全球四分之一的財富,不僅是永久安全國的身份,更重要的是安全和苛刻的保密製度。
下麵就和大家一起揭開它的神秘麵紗。
早在16世紀,西歐的一些富人帶著大量的金錢,從法國和意大利跑到瑞士的日內瓦尋求庇護,為了更好地接納和管理這部分人的財富,瑞士就誕生了最早的銀行。
國家保護這些富人,銀行保護這些金錢,這就形成了瑞士銀行最初的雛形。
瑞士的金融業,真正開始突飛猛進在18世紀,獨特的地理位置,永久中立國的信用守則,以及瑞士法郎的高穩定性,在眾多銀行中脫穎而出,這些特點是其他地區的銀行所不具備的。
一、保密性
給大家普及一個常識性的知識,瑞士銀行並不是一家銀行,而是這個國家所有銀行的統稱。
其中又以瑞士聯合銀行、瑞士信貸銀行兩家大銀行最具代表性,占了瑞士銀行業務總額的60%,世界上四分之一的財富聚集於此,最初的原因就是保密性好。
為了客戶的私密性,瑞士頒布了嚴格的《保密法》,這還要歸功於一個事件。
1933年,德國要求國民如實交代,自己在國外的資產,事實上,這一政策並沒有多少人響應,德國後來用了一個笨方法。
1934年,《銀行保密法》正式製定,規定任何人和機構都無權幹涉和調查銀行內的客戶資料,除非有證據證明該存款人有嚴重的犯罪行為。
二、瑞士銀行有多保密?
從你進入銀行的那刻起,你和銀行的一切都成了秘密,無論你的存款有多少,還是在裏麵逛一圈沒有開戶,又或者你是去取消戶頭的,所以這一切,都是一個謎。
瑞士銀行如今一律實行密碼,第一次提供真實姓名和資料後,就會自動產生一個代碼,在這裏你看不到存款人的任何名字,有的隻是化名和代號。
辦理銀行的業務人員都是秘密般地存在,其他人員禁止插手過問,從業人員幾乎都是子承父業,世世傳承,高薪水也可以讓這些職員有了抵製各種不法行為的定力。
與之相輔相成的是,對泄露存款人機密的職員,懲罰也是相當嚴厲的,少則判處6個月監禁,罰款兩萬瑞士法郎,情節嚴重還有更重的處罰。
從業人員需要簽訂終身保密協議,不管你是中途離職,退休,又或是休假期間,協議都是終身有效,隨時要接受法律的監督。
對待那些想引誘銀行職員泄露信息的人,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將麵臨6個月到5年的監禁,最高5萬瑞士法郎的罰款。
三、安全性
瑞士雖然是永久中立國的地位,但軍事能力也不差,放眼整個歐洲,國防裝備也算佼佼者。
正是這樣的“未雨綢繆”,在兩次世界大戰的期間,其他國家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瑞士並沒有受到戰火的影響。
在戰爭期間,因為邊境地區山脈連綿不絕,瑞士利用地勢條件,許多山都被挖空了,用來建造成軍事防禦的山洞,如今還有一千多座軍事掩體可以作為軍事之用。
瑞士銀行作為瑞士主要的稅收來源,在和平時期,諸多的軍事基地被用作了銀行的金庫,換句話說銀行的安全級別達到了軍事級別。
進入時,需要多種驗證方式,除了密碼代號,臉部識別,還有虹膜驗證,可以看一下,厚厚的金屬門,就算用炸彈也不一定能炸得開。
瑞士銀行的金庫除了隱藏在軍事掩體裏,包括河流底部,甚至深入地底幾百米的防核彈地下工程都有瑞士銀行的影子。
如此苛刻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才有了無數的富豪把瑞士銀行當成了第一選擇。
也許是因為存款太多的緣故,瑞士銀行不得不在2015年,將活期利率從-0.25%降低至-0.75%;
是的,你沒看錯,存銀行不但沒有利息,還要反過來問你要管理費,但並沒有打擊到富豪們存款的熱情,過來開戶存款的仍然趨之若鶩。
四、為了順應時代,瑞士銀行也在悄然改變
正是基於這樣的保密製度,瑞士銀行的全球業務量一路高歌,隻要是真金白銀,即便是來路不正的錢,銀行也不會過多詢問。
存入銀行後,財富就如同謎一樣存在,任何國家或組織追查不到任何信息。
然而,事情總是有利有弊。
幾百年來,越來越多的財富存入瑞士銀行,這裏聚集了很多見不得光的財富,也正因為這個,瑞士銀行飽受很多國家詬病。
在2000年的時候,曾有過這樣的民意調查:
避稅已經不單單影響國家的收支平衡,還是一種嚴重的犯罪行為。
即便是這樣,富豪們仍然會選擇瑞士銀行,因為在世界範圍內,很難找出比瑞士銀行更出彩的銀行。
如今的瑞士銀行在“保密協議”上雖有妥協,但也僅僅是配合“稅務調查”的工作,其餘常規的保密協議並不受影響。
五、至於說,電影裏常出現存錢進瑞士銀行的畫麵:
一是,為了證明此人的本事大,賺的錢多,有存款進了瑞士銀行,能夠抬高自己的身價;
二是,瑞士銀行的特殊保密協議,存入銀行後,本國的司法機構很難追回。
隻不過,現在瑞士銀行的保密協議已經不同往日,雖然還有些法律上的阻礙,但已然不能再成為不法資金的保護傘了。
以上就是我對“瑞士銀行”的一些歸納和理解,如有不妥或不足之處歡迎補充和交流。
朋友們,這樣的瑞士銀行,你們有去開戶的想法嗎?
一位老板想要在瑞士銀行開一個賬戶,工作人員問他準備存多少?
老板環顧四周,小聲說道:“500”萬美元
工作人員答到:“先生,您完全可以大聲說。在瑞士,貧窮不丟人。”
上麵雖然是個笑話,但笑話之餘我們也可以看出,在瑞士存大量金錢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即使500萬美金在這裏也是屬於不入流的。
相信大家第一次聽到瑞士銀行這個詞都是在電影裏麵聽到過的吧,
例如香港電影《賭神》裏高進經常賭到到最後會從懷裏掏出從瑞士銀行的本票來搏一把大的。
或者美國的一些金融商業電影裏麵有錢人都會把不合理賺來的錢通過各種辦法存進瑞士銀行裏。
比如《華爾街之狼》裏,小李子就算是把錢綁在身上偷偷的也要一批批的運過去。
許多國家是銀行求著用戶把錢存在他們那裏,而到了瑞士銀行則是用戶求著要把錢存進他們那裏。
那瑞士銀行究竟是有什麽樣的魅力才能讓全世界許多有錢人要把錢存進他那裏呢,其實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中國有句話叫”英雄不問出處,到了瑞士銀行這裏則是”金錢不問來路“ 我們不管你是,錢怎麽來的,隻要過來,我們就一一笑納。
從你踏進銀行的那一刻起,你與銀行發生的一切都是屬於你的個人秘密。
甚至沒有人叫你的名字,登記你的信息,可以被允許使用化名,代號,數字來代替真實名字。
因此,有了這一金子招牌,世界上數以百億的財富從四麵八方湧向瑞士。
因為瑞士銀行的資產信息不透明化,成為了征稅和洗錢壁壘,漸漸地,瑞士銀行成為了全球避稅的天堂,瑞士銀行的保密製度變為了資本轉移巨額髒款的擋箭牌。
客戶存在銀行裏的資金都會被存入到金庫中。據說金庫建在高山深處甚至是湖底,要想進入金庫必須經過多重身份檢查,要同時得到銀行職員和客戶的同時認可才行。
要是沒得到允許,是絕對進入不了的,金庫的入口即使用炸彈也難將其打開,同時金庫的外麵也會有裝備的槍械人員,一有什麽風吹草動,他們會馬上過來。
瑞士是一個永久中立的國家,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他不會受到戰爭的影響,永久中立的屬性,讓儲蓄在瑞士銀行的金錢,排除了被戰爭銷毀,或者受政治因素的影響而被凍結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儲蓄存款的安全性。
以上就是許多人喜歡把錢存在瑞士銀行的原因了,總結起來就是三點,安全、安全、還是他麽的安全。
下麵再科普兩個有關瑞士銀行的小知識
01.瑞士銀行不是單獨的一家銀行,是瑞士本土銀行的一個總稱。
02.在瑞士銀行存款是沒有利息的,反而需要給瑞士銀行繳納管理費。
03.瑞士銀行雖然對你的資料絕對保密,但不代表銀行不需知道客戶的個人資料,每一名開設戶頭的客戶,都必須交代個人的詳細資料,但關係隻存在於銀行於客戶之間。
04.開戶並不是一定要有很多的錢,具有瑞士的居留權和地址,居留證有效期要再五個月之內,不得超出日期。
同時開戶時保證5000瑞士法郎在賬戶裏,相當於是34297人民幣。開戶成功後,裏麵的錢將有500法郎被凍結,相當於是3429.7元人民幣。
05.瑞士當地人辦理存錢不需要任何手續,國外客戶需要辦理居留證,當拘留證到期時如果還想存錢需要一次性存入10萬法郎才可以在瑞士銀行開通一個永久性賬戶。
瑞士銀行確實牛逼,也很高大上,每次看到電影裏麵的人說自己有多少錢存在瑞士銀行的時候都覺得特別有氣勢。
但慢慢的那都是過去式了,從2014年以後,慢慢的瑞士銀行的許多關於客戶個人資料保密力度都在慢慢減退。
不要想著再把來路不明的錢都存在裏麵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一旦你被國家定義為罪犯並公開,瑞士銀行將不再對你的資金進行任何保護。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瑞士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之前,確實是全世界黑錢的中心。
獨裁者、非法金融寡頭、貪腐官員、各種犯罪分子,都可以將黑錢合法的存入瑞士的銀行,而且非常的安全。
瑞士是個沒有資源的國家,國家領土以山地為主。
瑞士為了國家的發展,大力推動本國銀行業,並且逐步成為歐洲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之一。
為了吸引各國的儲戶,瑞士日內瓦議會在1713年製訂《銀行法》,規定銀行不可以將儲戶的個人信息泄露給任何第三方,除非得到議會的允許。
然而,議會原則上不會批準公開儲戶信息,除非是證據確鑿的嚴重犯罪所得資金。
然而,瑞士的銀行雖不允許泄露儲戶信息,但一些銀行職業以個人身份同國際刑警合作,泄露了一些儲戶的資料。
這導致儲戶將資金大量從瑞士抽走,畢竟全世界還有很多國家的銀行可以存黑錢。
於是,1934年瑞士再次通過《聯邦銀行法》,規定銀行職員泄露儲戶信息,是違法行為。即便銀行職員辭職後從事其他工作,也必須終身遵守約定。
於是,各國的有錢甚至可以使用化名、代號在瑞士銀行開戶存款。
大量的黑錢又重新流入瑞士,一度世界上絕大部分黑錢都在瑞士。
為此,瑞士受到全世界輿論的抨擊和壓力,美國尤其不滿。
世界金融犯罪很多的矛頭指向美國,而美國也有興趣查詢到瑞士銀行那些身家驚人的獨裁者和貪腐官員。
在美國的壓力下,80年代末開始,在瑞士進行大額資金的存款,儲戶必須提供真實姓名,供瑞士銀行進行調查,防止這是黑錢。
然而,瑞士銀行還是不會公布儲戶的信息。
從2007年開始美國政府指控高達85家瑞士銀行,為大量美國富人隱瞞財富和涉嫌洗黑錢,這是國際犯罪行為。
最終,雙方達成和解,瑞士銀行被罰款高達50億美元,還向美國提供部分嫌疑儲戶的信息。
美國對此並不滿意,反複壓迫瑞士屈服。
終於在2013年,瑞士簽署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稅收事項互助管理多邊公約,承諾在跨境合作中,提供銀行帳戶資料及協助其他國家進行稅務審計。
而直到2015年,瑞士銀行仍然管理者國外的大量儲戶資金,總數高達全球資金的百分之二十七,約17萬億人民幣。
從2017年開始,瑞士執行公約,會同上百個國家合作,公開自己的儲戶信息。
而之前幾年,瑞士銀行的資金大為減少,轉而流入香港和新加坡。
隻是目前瑞士仍然是世界第一,沒有國家能夠動搖它的金融地位。
簡而言之,上世紀90年代之前,你殺人放火搞來的錢,都可以存入瑞士銀行,不過要收取高額的管理費。
但今天這已經不可能了,瑞士雖還有很多法律上次阻礙,卻已經不是黑錢的天堂。
據我對瑞土的了解,就是這個國家山多高原千幾山地,資源貧乏。兩次世界大戰都保持中立,所以免遭戰火蹂躪。由於缺少資源,以發展精密儀器為主,比如世界名表多出瑞士。最出名的勞力士手表就出自瑞士。
除此之外,瑞士有"避稅天堂之稱"。因為你不論在哪個國家,收入高了就要交稅。你不論將錢存到哪裏,按照國際間金融合作製度都能給你查到並凍結。唯獨瑞士的銀行是例外,不論你是黑錢還是貪汙受賄的錢,你隻要有渠道存在瑞士的銀行,它不問你來曆,也可以不記名,絕對保密。你就是國家總統帶隊,瑞士銀行也不會讓你查客戶的存款。所以貪官的錢,販毒者的黑錢,多存瑞士銀行。
靠著永久中立國和金融的奇葩製度,讓瑞士成世界最富裕國家之一。在歐洲,其人均GDP僅次於盧森堡和挪威。我隻是奇怪,國際 社會 怎麽允午瑞士這麽奇葩的金融製度存在?
因為瑞士銀行不記名,所以電影裏很多來路不正的錢會存進瑞士銀行。
應該是叫瑞士的銀行,ubs和cs分別叫瑞銀集團和瑞士信貸,都不是傳統的商業銀行,提供的私人銀行服務肯定都是記名的,而且被監管的很嚴格,開戶門檻不比citi、GS的私行高。
應為有提成
我們這裏存錢進銀行,銀行要給錢給儲戶,瑞士你存完錢,每年還要給銀行保管費。
瑞士信貸集團,於2006年,瑞士信貸更名瑞信。 瑞信在全球範圍亮相其新的品牌及公司標識。新品牌意寓著集團調整了其業務發展方向。新的品牌詮釋了我們的全球業務重點、公司傳統和我們的宏偉目標。統一的品牌名稱強調了我們會通過單一渠道,向全球
集團先在1990年收購了瑞士第四大銀行———Leu銀行,又於1993年收購了瑞士第五大銀行—瑞士人民銀行。瑞士信貸集團的母公司和業務部門均被國際知名評級機構評為A1和AA級。
早在1955年,瑞士信貸銀行就與中國銀行建立了帳戶行關係,後又在1957年建立了代理關係。1985年,瑞士信貸銀行在北京設立代表處,成為第一家在北京設立代表處的瑞士銀行。1992年,瑞士信貸銀行又在上海開辦了代表處。1994年,上海代表處升級為分行,瑞士信貸一躍成為第一家在中國開設分行的瑞士銀行。1993年,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成為第一家在北京設立代表處的美國投資銀行。
2000年,瑞士信貸集團所屬的豐泰保險公司成功地參股中國泰康人壽保險公司,成為較早參與中國人壽保險業務的外國金融機構之一。
從1992年至今,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已經為中國各大機構籌集了60多億美元資金。其中的四次是中國政府發行的債券、1987年中國以德國馬克發行的主權債券、和1987年中國政府首次以美元發行的全球債券。其中最主要的交易是參與中國政府1998年成功發行的10億美元全球債券。
從1993年開始,銀行參與了6次可轉換債券發行和6次股票發行。其中包括東投資有限公司發行的第一份可轉換債券;中國華晨汽車公司的第一次首次公開發行以及山東華能電力開發有限公司在紐約股票交易所的第一次直接掛牌上市。
1998年6月,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上海分行獲準經營人民幣業務,以滿足大上海地區的外國以及合資企業對人民幣的需求。同時,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在外國直接投資的配套人民幣市場上,脫穎而出,成為一家主要的外國銀行。最近的服務包括參與為上海柯達提供的2.5億美元的聯合貸款。1999年8月2日,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上海分行又得到許可,有權滿足浙江和江蘇兩省外國和合資企業對外匯和人民幣的需求。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製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二百零一,在《巴倫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六十五。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的第一波士頓是什麽意思?
第一波士頓”的名字源於1933年,當時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的證券機構和大通國民銀行的證券機構合並組成了第一波士頓公司,主要經營投行業務。到1988年,成立了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公司,瑞士信貸擁有44.5%的股權。1996年,公司進行重組,原先第一波士頓的股東通過換股方式,放棄第一波士頓股權轉而成為瑞士信貸股東,而瑞士信貸通過換股,取得了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公司的全部股權。自此,公司進一步演化為大型金融控股集團,利用多個專業子公司開始從事銀行、證券、信托等多種金融業務。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SFB)將被整合到母公司中,有著72年曆史的“第一波士頓”品牌,將逐漸被放棄,集團力爭到2007年把淨利潤提高至每年80億瑞士法郎以上
國際投資銀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SFB, 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的品牌,到底還能用多久。關於這一點,答案也許隻有奧斯瓦爾多格魯貝爾(Oswald Grübel)心裏清楚。這位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的首席執行官,宣布了對集團下屬金融機構的整合計劃。其中一項是,將其旗下的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SFB)整合到母公司中,有著72年曆史的“第一波士頓”品牌,將逐漸被放棄。
“這一變化意味著,我們將以同一個麵孔出現在客戶麵前。”格魯貝爾說。但對於何時將最終棄用“第一波士頓”,他拒絕發表看法。
瑞士信貸稱,今後它將繼續開展有關合並、收購、IPO等業務,通過這次的調整,旨在更專注於自身優勢領域,來提高集團的盈利,隨之而來的也將會是對CSFB不超過300人的裁員。延伸特性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創立於1858年,瑞士三大銀行之一,也是瑞士最古老的銀行之一,在世界金融界有很高的聲譽。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在創立初期參與了瑞士的基礎設施建設.後又轉入一般銀行業務,提供了一係列綜合服務項目.在國外偏重投資銀行業務和批發業務。
瑞士銀行一向以優質服務,可靠保密聞名於世,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也不例外。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85年在北京開設辦事處,1995年上海辦事處升格為上海分行。
瑞士信貸銀行斥巨資收購一家美國銀行
瑞士第二大銀行集團瑞士信貸銀行日前宣布,將出資115億美元收購美國的唐納森-勒夫金-詹雷特銀行。
唐納森-勒夫金-詹雷特銀行是美國一家大型金融投資銀行,現有員工1.1萬人,管理資產1200億美元。法國保險業巨頭安盛保險公司是其最大股東,擁有該行71%股份。
瑞士信貸銀行日前已與安盛保險公司達成協議,以每股90美元的價格收購該公司所擁有的唐納森-勒夫金-詹雷特銀行股份,其餘股份則將通過股票市場公開收購。
實施收購行動的是其子公司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此舉旨在加強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在世界金融投資領域中的地位。通過此次收購行動,瑞士信貸銀行管理的資產規模將達到8420億美元
關於瑞士信貸銀行和瑞士信貸銀行官網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查看更多關於瑞士信貸銀行的詳細內容...
下一篇:創業板指跌超3%